香港红磡体育馆的灯光亮得晃眼,观众席突然骚动起来。
眼尖的球迷一眼就认出了那个熟悉的身影——陈忠和!
这位曾经带领中国女排创造"黄金一代"的功勋教练,如今头发花白,眼角爬满了皱纹,但那股子精气神还在。他挂着VIP证件,穿着件普通的休闲衬衫,安静地坐在看台上,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场上的比赛。
"哎呦我去!这不是陈指导吗?"后排的球迷激动得直拍大腿。陈忠和听到动静转过头,露出那个标志性的温和笑容。这笑容太熟悉了,当年在雅典奥运会上,中国队0-2落后时他就是这么笑着的,结果硬是带着姑娘们连扳三局拿下金牌。有网友调侃说:"陈导一笑,对手就慌,这招比啥战术都管用。"
赵蕊蕊就坐在陈忠和旁边,俩人时不时交头接耳。记者凑过去想采访,陈忠和摆摆手:"别别别,我就是来看球的。"可架不住记者软磨硬泡,他最后还是说了几句:"第三局那个一传要是再稳点儿,早拿下了。不过年轻人嘛,有冲劲儿是好事。"这话说得,既给队员留了面子,又点出了问题,不愧是老江湖。
看着陈忠和花白的头发,不少老球迷心里直发酸。想当年他接手女排时,队伍正处于最低谷,世界排名都掉到第八去了。结果人家愣是带着冯坤、赵蕊蕊这批姑娘,用三年时间就杀回了世界之巅。2003年世界杯夺冠,2004年雅典奥运会惊天逆转,那叫一个解气!特别是决赛打俄罗斯,0-2落后时多少人都觉得没戏了,可陈忠和就是不信邪,硬是带着姑娘们连扳三局。赛后记者问他为啥一直笑,他说:"笑一笑,十年少嘛!"
现在想想,那会儿的女排真是黄金一代。冯坤的二传神出鬼没,赵蕊蕊的扣杀势大力沉,周苏红的防守固若金汤。陈忠和把这帮姑娘调教得,技术过硬不说,心理素质更是杠杠的。有次训练时赵蕊蕊崴了脚,疼得直冒冷汗,陈忠和走过去说了句:"疼就喊出来,但别停下。"这话后来成了队里的金句。
比赛结束后,陈忠和慢慢往外走。不少球迷围上来要签名,他来者不拒,一个个认真签完。有年轻球迷问他怎么看现在的女排,他笑着说:"挺好挺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打法。"这话说得实在,既肯定了现在的队员,又没否定过去的成绩。旁边有老球迷感叹:"陈导还是那个陈导,说话办事都让人舒服。"
走出体育馆时,香港的夜风吹乱了陈忠和的白发。他的背影看起来有些单薄,但腰板还是挺得笔直。有记者追着问他对年轻教练有什么建议,他摆摆手:"别问我,我现在就是个看球的。"可谁都看得出来,他对女排的那份心,从来就没变过。
回家的路上,赵蕊蕊发了条朋友圈:"今天和陈导看球,感觉又回到了当年。"配图是俩人的合影。照片里陈忠和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,虽然皱纹多了,头发白了,但那个笑容还是那么温暖。有网友在下面留言:"看到陈导就想起04年奥运会,那会儿我才上初中,现在孩子都会打酱油了。"
是啊,时间过得真快。当年的"黄金一代"都各奔东西了,冯坤当了教练,赵蕊蕊写起了书,周苏红做起了公益。但只要陈忠和一声招呼,这帮姑娘保准第一时间赶到。用她们的话说:"陈导不仅是教练,更是家人。"这话一点儿都不夸张,当年训练时谁要是有个头疼脑热,陈忠和比谁都着急,大半夜送医院的事儿没少干。
现在的女排换了新打法,有了新面孔,但拼搏精神一直都在。看着场上的年轻队员,陈忠和的眼神里满是欣慰。有球迷问他会不会再出山,他乐了:"我都多大岁数了,该享享清福啦!"话是这么说,可每次女排有重大比赛,他保准是第一个到场的。这份情谊,这份牵挂,早就刻在骨子里了。
夜深了,陈忠和坐上回酒店的车。车窗外的霓虹灯一闪一闪的,映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。他掏出手机,翻看着今天拍的照片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。司机从后视镜里看到这一幕,忍不住问了句:"老爷子,今天看球开心吧?"陈忠和点点头:"开心,特别开心。"简简单单六个字,道尽了一位老教练对女排最深沉的爱。
这篇文章想让大家都营造出积极向上又健康的网络环境,绝对不能有那种低俗的东西或者不好的信息。要是谁侵犯了别人的权益,就得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把事情处理好。
广瑞网-正规股票配资排名-正规配资论坛-配资最良心10大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